一.自掘墳墓--比喻自取滅亡、自毀前程。
他若再執迷不悟,無疑是自掘墳墓。
二.蚍蜉撼樹--比喻不自量力。
妄想以一己之力改造全世界,無異是蚍蜉撼樹,不自量力。
三.墨守成規--墨守,戰國時的墨翟擅長於守城。後稱擅於牢固的防守。墨守成規比喻思想保守,固守舊有的規矩而不肯改變。
從事藝術工作者,切忌墨守成規,要有自己的創意。
四.秦晉之好--春秋時,秦、晉二國世代聯姻。後遂以秦晉之好代稱兩姓聯姻的關係。
既然他們倆情投意合,我們兩家何不就此結為秦晉之好?
五.劍拔弩張--形容情勢緊張或聲勢逼人,有一觸即發的可能。
由於雙方互不讓步,終於演變成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。
六. 養精蓄銳--培養精神,積蓄力量。
他這幾年來養精蓄銳,勤加練習,期望在這次比賽中能擊倒對手。
七. 始作俑者--最初製作人俑來陪葬的人。後比喻首創惡例的人。
秦始皇是焚書的始作俑者,他的暴行讓人感到痛心。
八. 刻舟求劍--楚人過江,劍掉水中,便於船舷刻一記號,待船停止,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。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,不知變通。
東西掉在那裡並不知道,你硬要他馬上找回來,無異是刻舟求劍,不知變通了。
第九課
一.從中作梗--在事情進行中設法阻撓。
要不是有人從中作梗,這個方案早就順利推行了。
二.居心叵測--心地險詐,難以預測。
他無緣無故送來厚重的禮物,居心叵測,還是快退回吧!
三.裹足不前--停止腳步,不願前進。比喻有所顧忌,不願去做。
有時顧忌太多,裹足不前,反而會錯失很多良機。
四.雕欄玉砌--形究富麗的建築物
古代建築的雕欄玉砌,至今仍能讓人感到壯盛的皇族氣勢。
五.塵埃落定--比喻事情已成定局。
經過多次的討論,畢業旅行的行程終於塵埃落定。
六.民脂民膏--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。
稅收每一分錢都是民脂民膏,政府應妥善規劃,不可浪費。
七.門可羅雀--比喻賓客稀少。
颱風登陸,大部分的電影院門可羅雀,生意冷清。
八.浩浩蕩蕩--水勢盛大壯闊的樣子。 江水浩浩蕩蕩的向東流去,直奔大海。
形容氣勢雄壯、規模宏大。 遊行隊伍浩浩蕩蕩的前進,吸引了大批群眾圍觀。
第十課
一.蜂湧而出--蜜蜂自蜂巢傾洩出來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,許多人同時出來。
火車陸續到站,只見人群便蜂湧而出,使火車站顯得擁擠不堪。
二.地大物博--博,多、豐富。地大物博形容土地廣大,物產豐富。
江南地大物博,十分富庶。
三.慷慨解囊--毫不吝嗇的給別人經濟援助。
企業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來資助遭受水患的民眾重整家園。
四.蒸蒸日上--比喻事業不斷進步發展,蓬勃興盛。
在總經理的領導下,公司業務蒸蒸日上。
五.斷垣殘壁--毀壞倒塌的牆。形容建築物倒塌殘破的景象。
這屋子已經有幾十年沒整修了,如今只剩斷垣殘壁與叢生的野草。
六.趁火打劫--比喻利用別人危急忙亂的時候,從中取利。
他在我們公司危急時趁火打劫,掠奪市場。
七.臨渴掘井--口渴的時候,才想挖井取水。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解決,為時已晚。
宜未雨綢繆,毋臨渴掘井。(清˙朱柏廬˙治家格言)
八.無事不登三寶殿--三寶殿,泛指佛殿。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事不登門造訪,上門必有事相求。
無事不登三寶殿,想必他是為了助選一事而來。
第十一課
一.飛黃騰達--飛黃,傳說中的神馬名;騰達,形容馬的飛馳。飛黃騰達比喻在仕途或事業上很得志。
他年紀輕輕,就在官場上飛黃騰達,真令人羨慕。
二.棉薄之力--形容微小、薄弱的力量。
我只是盡一點棉薄之力,何足掛齒。
三.疾風迅雷--暴風急雷。比喻事情發生得突然、迅速。
這場災害疾風迅雷般的蔓延開來,根本來不及搶救。
四.脫胎換骨--原指修煉得道,脫換凡人的軀殼而成仙。比喻人澈底改變。
那個問題學生經過老師細心調教後,如今已脫胎換骨,完全不同於以往。
五.風塵僕僕--形容旅途勞累。
他風塵僕僕的從美國趕回來,就是為了和分別已久的親人一起過年。
六.尸位素餐--占著職位領取俸祿而不做事。
為提高行政效率,首先應裁撤掉尸位素餐的冗員。
七.殺雞取卵--比喻貪圖眼前微薄的好處,而損害長遠或更大的利益。
老板一再要求員工延長工時的行徑,無異於殺雞取卵。
八.優柔寡斷--行事猶豫不決,不能當機立斷。
他生性膽小懦弱,遇事優柔寡斷,實不足以擔當大任。
第十二課
一.蕩然無存--原有的事物完全毀損。
當今社會尚功利,重物質,昔日淳樸之風已蕩然無存。
二.等閒之輩--平常﹑無足輕重的人。
他非等閒之輩,而是鼎鼎大名的律師呢!
三.貫徹始終--自始至終,澈底實踐。
貫徹始終,努力不懈,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
四.惺惺相惜--智相當的人彼此了解、愛護提攜。
他們倆同是音樂界的奇才,晤談之後,更是惺惺相惜,視對方為知己。
五.民胞物與--視人民為同胞,以萬物為同類。指對人類萬物具有普遍的愛。
身為一個政治家,就該懷有民胞物與的精神。
六.渙然冰釋--像冰塊遇熱消融流散。後用以比喻疑慮、誤會、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。
聽他一解說,我內心的疑慮渙然冰釋。
七.敷衍了事人缺乏誠意或做事不夠認真,只應付表面,草草了事。
他為人處世一向敷衍了事慣了,當然人際關係欠佳,事業無成。
八.波光蕩漾--水波光亮閃動的樣子。
在月夜裡,划一艘小船,波光蕩漾中輕滑過如鏡的湖面。
第十三課
一.民不聊生--形容百姓無以為生,無法生活。
軍閥時期,當政者橫徵暴斂,弄得民不聊生,怨聲四起。
二.措手不及--因事發突然,而來不及應付。
我軍深夜突襲敵軍陣地,打個敵軍措手不及。
三.不勝其擾--不能忍受一再的打擾。
這些候選人連續來訪,真是不勝其擾。
四.針鋒相對--比喻雙方的行為、言辭等尖銳對立。
他們的教育理念不同,所以一談到教育問題就針鋒相對,互不相讓。
五.撥雲見日--比喻除去障礙,重見光明。
承蒙您的協助,終於使這件事得以撥雲見日。
六.千里迢迢--形容路途遙遠。
這趟旅程千里迢迢,我們必須翻山越嶺而行。
七.迫在眉睫--形容事情急迫。
這事已迫在眉睫,你怎麼還不趕快進行?
第十四課
一.哀鴻遍野--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。
非洲連年鬧旱災,哀鴻遍野,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。
二.鞠躬盡瘁--不辭辛勞,盡心盡力做事。
他那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的教學熱誠,令我們非常佩服。
三.正襟危坐--整理服裝儀容,端正的坐好。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。
與會人員個個正襟危坐,安靜聆聽主席訓示。
四.幸災樂禍--幸災,見人有難而高興,。樂禍,見人有難而引以為樂。幸災樂禍指見到他人遭遇災禍,不但不同情,反而引以為樂。
別人有困難,理應盡力幫忙,豈可幸災樂禍。
五.乳臭未乾--比喻人年幼無知或經驗不足。
他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子,你就別和他一般見識了。
六.自顧不暇--自身難保,沒有餘力再幫助他人。
出了這麼大的差錯,他都已經自顧不暇了,哪還能管到別人呢?
七.旁徵博引--發表見解時,廣泛引用材料,以作為證據。
經過這番旁徵博引,他的論點更能被大家接受。
八.永誌不忘--終生謹記,不會忘懷。
您再造之恩,我們永誌不忘。
九.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--比喻人必須親身經歷,才能真切的體會事理。
讀書滋味如何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要自我體會方能領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