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的小故事
牛胃打洞
1822 年 6 月,有一位法国籍的加拿大人叫聖馬丁的皮貨商,在美 加 邊境因獵槍走火而被擊傷,經鮑曼醫生 精心治療救了聖馬丁一命,但左腹留下一個 大洞,從皮膚、肌肉直通到胃。
聖馬丁只以紗布蓋住的傷口,使鮑曼敏銳的 察覺到這是揭開人胃消化之謎的難得機會, 他說服聖馬丁讓他從洞口觀察胃內活動。
鲍曼看到胃壁能分泌一种消化液,把肉块放到胃里去,两个多小时就被消化了。透過這個「窗口」,鮑曼看到肉塊被胃液消 化,再用橡皮管吸出胃液分析,發現其中含 有鹽酸,有很强的殺菌作用。
鮑曼因此辭去醫生一職,專心進行 研究,對消化生理學作出重大貢獻。
瘤胃開窗牛是乳業先進國家的重要資產,第 一個想在牛的瘤胃上開窗的人,是因聖馬丁 的胃而得到靈感。
瘤胃是牛體內最大的消化器官,藉瘤胃內共 生的細菌、原蟲與真菌等微生物分泌的酵素 ,進行纖維分解與氮轉換作用,可製造牛隻 所需的脂肪酸和胺基酸。
在牛的瘤胃上「開窗」,可隨時取出胃液以 研究飼料、共生微生物組成與營養轉換率的 關係。我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 也已建立了 瘤胃開窗牛群以供研究之用
留言
張貼留言